亡魂失魄
			wáng hún shī hún
		
		
						- 成语解释:
 
			-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 
						- 成语出处:
 
			- 元·无名氏《看钱奴》第二折:“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,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。”
 
						- 常用程度:
 
			- 常用成语
 
						- 感情色彩:
 
			- 贬义成语
 
						- 成语用法:
 
			- 作定语、状语;指惊慌失措
 
						- 成语结构:
 
			- 联合式成语
 
						- 产生年代:
 
			- 古代成语
 
						- 近义词:
 
			- 丧魂失魄 »、亡魂丧魄 »
 
						- 成语例子:
 
			- 孔子好象受了当头一棒,亡魂失魄的坐着,恰如一段呆木头。(鲁迅《故事新编 出关》)
 
					
		
						
				词语分开解释
				亡魂 : 1.旧指死后的灵魂。
2.失魂。形容惊慌失措。 
失魄 : 1.犹失魂。
			
			
						
								
亡魂失魄是什么意思
								形容惊慌失措。 
国语辞典形容非常惊惧或心神不宁。《初刻拍案惊奇.卷一八》:「时时亡魂失魄,只思量下手。」也作「亡魂丧魄」。
			
			
			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亡魂失魄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