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名状
bù kě míng zhuàng
- 成语解释:
- 名:说出;状:形容。不能用语言来形容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 葛洪《神仙记》:“光彩耀目,不可名状。”
- 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语
- 感情色彩:
- 贬义成语
- 成语用法:
-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声音、色彩、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
- 成语结构:
- 偏正式成语
- 产生年代:
- 古代成语
- 成语正音:
- 状,不能读作“zuànɡ”。
- 成语辨形:
- 状,不能写作“壮”。
- 近义词:
- 不可言宣 »、不可思议 »、不可胜言 »
- 反义词:
- 一语破的 »
- 成语例子:
- 拜住不敢十分抬头,已自看得较切,不比前日墙外影响,心中喜不不可名状。(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九)
词语分开解释
不可 : 1.不可以;不可能。
2.不答应;不准许。
3.不轻易赞同或遵奉。
4.谓不符合,不称。
5.犹不堪。
6.指缺点﹑过错。
7.与"非"连用,"非……不可",表示必须或一定。
名状 : 1.名称与形状。
2.形容,描述。
不可名状是什么意思
不可用言语来形容(名:说出)
国语辞典名,指语言文字。不可名状指不能用语言形容。宋.洪迈《夷坚丙志.卷一一.锦香囊》:「至明,视所遗囊,文锦烂然,非世间物。中贮一合如玳瑁,以香实之,芳气酷烈,不可名状。」《初刻拍案惊奇.卷二九》:「洞房花烛之夜,两新人原是旧相知,又多是吃惊吃吓,哭哭啼啼死边过的,竟得团圆,其乐不可名状。」也作「不可名字」、「莫可名状」。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不可名状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