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克勤克俭的意思_克勤克俭成语解释_汉语课堂

发布时间:2024-10-08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克勤克俭

kè qín kè jiǎn
成语解释:
克:能够。既能勤劳;又能节俭。
成语出处:
《尚书 大禹漠》:“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
成语结构:
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
克,不能读作“kē”。
成语辨形:
克,不能写作“刻”;俭,不能写作“检”。
近义词:
省吃俭用 »、艰苦朴素 »、勤俭节约
反义词:
无所事事、挥霍无度 »、好逸恶劳 »
成语例子:
克勤克俭,无怠无荒。(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梁太庙乐舞辞 撤豆》)

克勤克俭是什么意思

既能勤劳,又能节俭。

国语辞典

语本《书经.大禹谟》:「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」指既能勤劳又能节俭。《旧唐书.卷一八○.张允伸传》:「允伸领镇凡二十三年,克勤克俭,比岁丰登。」《乐府诗集.卷一二.郊庙歌辞十二.梁太庙乐舞辞.撒豆》:「笾豆斯撒,礼容有章。克勤克俭,无怠无荒。」也作「克俭克勤」。近艰苦朴素,勤勤俭俭反挥霍无度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克勤克俭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