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绝长补短的意思_绝长补短成语解释_汉语课堂

发布时间:2024-10-08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绝长补短

jué cháng bǔ duǎn
成语解释:
绝:切断。把长的部分切下来;补充短的。指用多余的来弥补不足。比喻事物长短相济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,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比喻用长处补短处
成语结构:
连动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
长,不能读作“zhǎnɡ”。
成语辨形:
补的左边不能写作“礻”。
近义词:
断短续长、截长补短 »、裒多益寡 »
成语例子:
我们要善于绝长补短,吸取别人的优点,弥补自己的不足。

词语分开解释

补短 : 1.补不足。 2.补救缺失。

绝长补短是什么意思

从长的地方截取一部分接补在短的地方。本指计量国土纵广而言。

亦作:[[绝长继短]]、[[绝长续短]]

国语辞典

以有余补不足。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「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」也作「断长补短」、「断长续短」、「截长补短」、「绝长继短」、「绝长续短」、「折长补短」。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绝长补短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