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缓兵之计的意思_缓兵之计成语解释_汉语课堂

发布时间:2024-10-08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缓兵之计

huǎn bīng zhī jì
成语解释:
缓:延缓。指作战时延缓对方进兵的计策。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。
成语出处: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9回:“孔明用缓兵之计,渐退汉中,都督何故怀疑,不早追之?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拖延时间,然后再想办法
成语结构:
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
缓,不能读作“yuán”。
成语辨形:
计,不能写作“技”。
近义词:
权宜之计 »
反义词:
速战速决 »、兵贵神速 »
成语例子:
这样办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。
成语谜语:
暂停
歇后语:
诸葛亮弹琴

缓兵之计是什么意思

(1) ∶使敌方延缓进军的计策

孔明用缓兵之计,渐退 汉中,都督何故怀疑,不早追之?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(2) ∶后用以比喻拖延时间使局势暂时缓和的策略

黑妮最后才采用了一个缓兵之计,拖到第二天再决定。—— 丁玲《太阳照在桑乾河上》

国语辞典

使敌人延缓进攻的计策。《三国演义.第九九回》:「孔明用缓兵之计,渐退汉中,都督何故怀疑,不早追之?」比喻暂时设法拖延时间,使事态缓和的方法。《老残游记.第二○回》:「许大决意要杀陶三,监生恐闹出事来,原为缓兵之计,告诉他有种药水,名:『千日醉』,容易醉倒人的,并不害性命。」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缓兵之计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