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残守缺
bǔ cán shǒu quē
- 成语解释:
- 残:残缺,不完整;缺:残破。舍不得扔下残缺陈旧的东西。形容思想保守
- 成语出处:
- 汉·荀悦《汉纪·哀帝纪》:“至于国家大事,则幽冥莫知其原,然犹补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忘服义从善之公心。”
- 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语
- 成语用法:
- 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形容人守旧
- 成语结构:
- 联合式成语
- 产生年代:
- 古代成语
- 近义词:
- 抱残守缺 »
- 反义词:
- 标新立异 »
补残守缺是什么意思
犹言抱残守缺。
国语辞典固守旧有的事物或思想,而不知改进变通。汉.荀悦《前汉纪.卷二九.前汉孝哀皇帝纪》:「至于国家大事,则幽冥莫知其原,然犹补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忘从善服义之公心。」也作「保残守缺」、「抱残守缺」。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补残守缺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