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阵以待
yán zhèn yǐ dài
- 成语解释:
- 严:严肃整齐;严阵:整齐严正的阵势。摆好阵势等待着。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;等着敌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亲勒六军,严阵以待之。”
- 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语
- 感情色彩:
- 褒义成语
- 成语用法:
-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- 成语结构:
- 偏正式成语
- 产生年代:
- 古代成语
- 成语正音:
- 阵,不能读作“zèn”。
- 成语辨形:
- 阵,不能写作“陈”。
- 成语辨析:
- (一)~和“枕戈待旦”;都有“警惕性高;等待敌人”的含义。但~偏重在做好了充分准备;以严整的阵势;等待来犯的敌人;“枕戈待旦”偏重在杀敌心切;等待杀敌。(二)~和“厉兵抹马”;都有“作好战前准备”的意思。但~侧重于“整个军队排好阵势;等待敌人的来临”;“秣马厉兵”侧重于“人员的行动”。
- 近义词:
- 枕戈待旦 »、厉兵秣马 »
- 反义词:
- 麻木不仁 »、麻痹大意 »
- 成语例子:
- 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,乃严阵以待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六回)
严阵以待是什么意思
摆好严整的阵势,以待来侵犯的敌人。指军队要打仗必须有充分战斗准备
甲辰,帝亲勒六军,严阵以待之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汉武帝建武三年》
国语辞典以严整的阵势等待敌人来犯。指预先做好准备,等待来犯者。《明史.卷六.成祖本纪》:「六月甲辰,阿鲁台伪降,命诸将严阵以待,果悉众来犯。」《东周列国志.第一六回》:「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,乃严阵以待。」反毫不为备
严阵以待的网络解释
严阵以待,成语,意思是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着要犯的敌人。形容做好完全的准备工作。出自《资治通鉴》。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严阵以待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