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种子
dú shū zhǒng zǐ
- 成语解释:
-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11卷:“周益公云:汉二献皆好书,而其传国皆最远。士大夫家,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?”
- 常用程度:
- 一般成语
- 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语
- 成语用法:
- 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读书人
- 成语结构:
- 偏正式成语
- 产生年代:
- 古代成语
- 成语例子:
- 城下之日,彼必不降,幸勿杀之。杀孝孺,天下读书种子绝矣。(《明史 方孝孺传》)
词语分开解释
读书 : ①看着书本,出声地或不出声地读:~声ㄧ~笔记 ㄧ~得间(读书时能发现问题)。
②指学习功课:他~很用功。
③指上学:当时,我还在~ㄧ他在那个中学读过一年书。
种子 :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。由胚珠发育而成。包括种皮、胚、胚乳三部分。被子植物的种子包在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里;裸子植物没有子房,种子是裸露的。被子植物的种子在发育过程中,胚乳被吸收的称无胚乳种子,如黄豆、棉花、油菜的种子;胚乳未被吸收的称有胚乳种子,如小麦、水稻的种子。
读书种子是什么意思
1.读书人﹐能读书做学问的人。
国语辞典世代读书的人。借喻有学问的才子。《明史.卷一四一.方孝孺传》:「成祖发北平,姚广孝以孝孺为托,曰:『城下之日,彼此不降,幸勿杀之。杀孝孺,天下读书种子绝矣。』」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读书种子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