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心胆俱裂的意思_心胆俱裂成语解释_汉语课堂

发布时间:2024-10-08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心胆俱裂

xīn dǎn jù liè
成语解释:
吓破了心和胆。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。俱:都;裂:破开。
成语出处: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大37回:“窃念备汉朝苗裔,滥叼名爵,伏睹朝廷陵替,纲纪崩摧,群雄乱国,恶党欺君,备心胆俱裂。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: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
成语结构:
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
裂,不能读作“liě”。
成语辨形:
俱,不能写作“具”。
近义词:
神不守舍 »、惊恐万状 »、心惊肉跳 »
反义词:
镇定自若 »、若无其事 »、悠然自得 »
成语例子:
此时蒙古攻城甚急,鄂州将破,似道心胆俱裂,那敢上前?(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二十二)
成语谜语:
手榴弹爆炸
歇后语:
一口吞颗炸弹

词语分开解释

心胆 : 1.心和胆。常以喻胆量。 2.指心。 3.心志。

心胆俱裂是什么意思

形容极其悲愤或恐惧。 国语辞典

形容非常悲愤或害怕。《三国演义.第三七回》:「窃念备汉朝苗裔,滥叨名爵,伏睹朝廷陵替,纲纪崩摧,群雄乱国,恶党欺君,备心胆俱裂。」《西湖佳话.岳坟忠迹》:「人人见了心胆俱裂,杀得金兵四散五落。」也作「心胆俱碎」。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心胆俱裂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