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千里莼羹的意思_千里莼羹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千里莼羹

qiān lǐ chún gēng
成语解释:
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,味道鲜美,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。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有千里莼羹,但未下盐豉耳!”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
成语结构:
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成语例子:
百年蓬鬓关心切,千里莼羹与愿违(金 王渥《驿口桥看白莲》诗)

词语分开解释

千里 : 1.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。
莼羹 : 1.莼菜做的羹。

千里莼羹是什么意思

旧时多作思乡之辞。语出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?言语》:“陆机诣王武子,武子前置数斛羊酪,指以示陆曰:‘卿江东何以敌此?’陆曰:‘有千里莼羹,但未下盐豉耳!’”千里,湖名,在江苏·溧阳县。莼羹,用莼菜煮的汤。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,后泛指本乡特产,含思乡之意。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