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饥肠辘辘的意思_饥肠辘辘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饥肠辘辘

jī cháng lù lù
成语解释:
饥肠:饥饿的肚子;辘辘:象声词;车轮滚动的声音。肚子饿得咕咕直响;形容十分饥饿。
成语出处:
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西湖主》:“而枵肠辘辘,饥不可堪。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主谓式;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十分饥饿
成语结构:
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
近代成语
成语正音:
辘,不能读作“lǔ”。
成语辨形:
饥,不能写作“鸡”;辘,不能写作“漉”。
近义词:
饥不择食 »
反义词:
丰衣足食 »
成语例子:
这时已错了传膳的时刻,都是天色微明吃的早饭,至此无不饥肠辘辘。(高阳《玉座珠帘》上册)

词语分开解释

饥肠 : 〈书〉饥饿的肚子:~辘辘(形容非常饥饿)。
辘辘 : 1.象声词。形容车行声。 2.象声词。形容饥饿时肠中虚鸣声。 3.转动貌。 4.井上汲水的工具。

饥肠辘辘是什么意思

饥饿时腹中辘辘作声,形容饥饿之甚。

国语辞典

辘辘,状声词,形容空腹的鸣叫声。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的样子。如:「经过一天的劳累,他早已饥肠辘辘,疲惫不堪。」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