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誓死不屈的意思_誓死不屈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誓死不屈

shì sǐ bù qū
成语解释:
立誓宁死也不屈服。
成语出处:
宋·朱熹《跋王枢密答司马忠洁公帖》:“司马忠洁公仗节虏廷,誓死不屈。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褒义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;指有气节
成语结构:
动宾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宁死不屈 »
反义词:
贪生怕死 »
成语例子:
刘流《烈火金刚》第27回:“唱古的有岳飞保国誓死不屈,唱今的有五壮士战斗在狼牙山上。”

词语分开解释

誓死 : 立下誓言,表示至死不变:誓死保卫祖国。
不屈 : 1.不屈折。犹言不卑下。 2.不顺从;不屈服。

誓死不屈是什么意思

宁死都不屈服,形容很有气节

国语辞典

宁死也不屈服。用以形容很有气节。宋.朱熹〈跋王枢密答司马忠洁公帖〉:「司马忠洁公仗节虏廷,誓死不屈。」反偷生苟活

誓死不屈的网络解释

宁死而不屈服,形容很有气节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