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爽然自失的意思_爽然自失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爽然自失

shuǎng rán zì shī
成语解释:
见“爽然若失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小翠》:“公爽然自失,而悔无及矣。”
常用程度:
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知所以的样子
成语结构:
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茫然自失 »、爽然若失 »
成语例子:
朱自清《那里走》:“但转念到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的时候,我又爽然自失。”

词语分开解释

爽然 : ①开朗舒畅的样子:心中爽然|破月重来倍爽然。 ②犹茫然:爽然若失。
自失 : 1.因感空虚﹑不足而内心若有所失。 2.自己失去时机。 3.失身。 4.自己逃逸。失﹐通"逸"。

爽然自失是什么意思

1.见"爽然若失"。 国语辞典

失意茫然,不知所从。《史记.卷八四.屈原贾生传.太史公曰》:「又怪屈原以彼其材,游诸侯,何国不容,而自令若是。读服鸟赋,同死生,轻去就,又爽然自失矣。」也作「爽然若失」。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