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流宕忘反的意思_流宕忘反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流宕忘反

liú dàng wàng fǎn
成语解释:
流宕:流浪,飘泊;反:同“返”,回家。指长期在外面飘泊而不知返回
成语出处:
晋·杜预《春秋左氏传序》:“雷同影附,流宕忘反,非一时也。”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;指长期在外面飘泊
成语结构:
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流荡忘反
成语例子:
《隋书·文学传序》:“狂简斐然成俗,流宕忘反,无所取裁。”

词语分开解释

流宕 : 1.谓远游。 2.漂泊,流浪。 3.放荡,不受约束。 4.谓诗文流畅恣肆。
忘反 : 1.忘记回去。 2.谓忘记反朴归真。

流宕忘反是什么意思

流宕:流浪,飘泊。反:同“返”。谓长期在外面飘泊而不知返回

雷同影附,流宕忘反,非一时也。——晋· 杜预《春秋左氏传序》

国语辞典

流浪飘泊不知归返。如:「他在外地长年奔波,流宕忘反。」也作「流荡忘反」。

引申为文笔流肆不知裁剪。《隋书.卷七六.文学传.序》:「周氏吞并梁荆,此风扇于关右,狂简斐然成俗,流宕忘反,无所取裁。」也作「流荡忘反」。

流宕忘反的网络解释

流宕忘反说的是常年漂泊在外,而不知还乡。

流宕:流浪,漂泊;反:同“返”,返回。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