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_士为知己者死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士为知己者死

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
成语解释:
知己者:了解自己,信用自己的人。指甘愿为赏识自己、栽培自己的人献身。
成语出处:
《战国策 赵策一》: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,吾其报知氏之雠矣。”
常用程度:
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成语结构:
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士死知己 »
成语例子: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42回:“岂不闻‘士为知己者死’?又岂不闻‘国士遇我,国士报之’?”

士为知己者死的网络解释

士为知己者死,汉语词汇。

拼音: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

语出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。豫让是春秋晋国智氏的家臣,公元前453年,晋国赵氏联合韩氏、魏氏在晋阳打败智氏,智氏宗主智伯瑶被杀,头颅被赵襄子做成酒器使用。豫让为报答智伯瑶知遇之恩,伏桥如厕、吞炭漆身多次行刺赵襄子,最后自刎而死,留下了 “士为知己者死”的千古绝唱。

士为知己者死,指甘愿为赏识自己、栽培自己的人献身。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