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日出三竿的意思_日出三竿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日出三竿

rì chū sān gān
成语解释:
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。约为午前八、九点钟。形容天已大亮,时间不早了。也形容人起床太晚。
成语出处:
《南齐书 天文志上》:“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,日出高三竿,朱色赤黄,日晕,虹抱珥直背。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定语、宾语;指时间不早了
成语结构:
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日上三竿 »
成语例子:
日出三竿春雾消,江头蜀客驻兰桡。(唐·刘禹锡《竹枝词》)

词语分开解释

日出 : ①话剧剧本。曹禺作于1935年。交际花陈白露受银行家潘月亭供养,整日与一群游手好闲的寄生虫相周旋,虽厌恶和鄙视周围的一切,但只能抱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。昔日的恋人方达生希图拯救她,但她无力自拔。潘月亭投机股票失败,陈白露债台高筑,深感前途渺茫,终于服毒自杀。 ②散文。刘白羽作。1959年发表。描写作者在飞机上看到的雄伟瑰丽的日出奇景,赞美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好生活。作品饱含诗情画意,又颇多哲理性的警语佳句,极具艺术感染力。
三竿 : 1."三竿日"的省称。

日出三竿是什么意思

指日出已经很高,时间不早了

日出三竿春雾消,江头蜀客驻 兰桡。—— 唐· 刘禹锡《竹枝词》

国语辞典

太阳已上升到三根竹竿相接的高度。表示时候不早。唐.刘禹锡〈竹枝词〉九首之四:「日出三竿春雾消,江头蜀客驻兰桡。」《歧路灯.第九二回》:「早晨醒时便起,不是一定要日出三竿,学那高僧出定的的功课。」也作「日上三竿」。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