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风餐水宿的意思_风餐水宿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风餐水宿

fēng cān shuǐ sù
成语解释:
在风中进食,在水上歇宿。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
成语出处:
宋·黄庭坚《上南陵坡》诗:“风餐水宿六十里,蛇退猿啼八百盘。”
常用程度:
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旅途艰辛
成语结构:
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风飧水宿 »、风餐水栖
成语例子:
清·无名氏《隔帘花影》第21回:“说不尽风餐水宿,到了自己住的剪子巷。”

词语分开解释

风餐 : 1.在风中进食。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。
水宿 : 1.谓栖息于水。 2.指在舟中或水边过夜。 3.白菖蒲的别称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八.白昌》。

风餐水宿是什么意思

1.同"风飡水宿"。 国语辞典

风中吃饭,水上住宿。比喻行旅的艰苦。宋.黄庭坚〈上南陵坡〉诗:「风餐水宿六千里,蛇退猿啼百八盘。」明.顾大典《青衫记.第一五出》:「我老身与女儿行至此间,风餐水宿,受了多少辛苦。」也作「风餐水栖」、「风宿水飧」、「水宿风餐」。

风餐水宿的网络解释

风餐水宿是一个汉语词汇,解释为在风中吃饭,在船上过夜。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