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不问皂白的意思_不问皂白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不问皂白

bù wèn zào bái
成语解释:
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
成语出处:
郁达夫《沉沦》五:“太阳已经起来了。他不问皂白,一直的往东走去。”
常用程度:
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指是非不分
成语结构:
动宾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当代成语
近义词:
不分皂白 »

词语分开解释

不问 : 1.不慰问。 2.不过问;不询问。 3.不管;无论。 4.不依法处分;不追究刑事责任。
皂白 : 1.亦作"皁白"。 2.黑与白。多比喻非与是。 3.佛教称僧徒和俗人。僧徒衣黑﹐俗人衣白﹐故称。也称缁素。

不问皂白是什么意思

同“不分皂白”。

国语辞典

不问清楚事情的是非曲直。「皂」文献异文作「皂」。《文明小史.第四回》:「难道大公祖不问皂白,就拿他凌迟碎剐,全门抄斩吗?」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