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忠孝节义的意思_忠孝节义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忠孝节义

zhōng xiào jié yì
成语解释:
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。
成语出处: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回:“民知有忠孝节义,不知妄作邪为。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封建道德准则
成语结构:
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忠孝节烈
成语例子:
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:“那些充满了忠孝节义、悲欢离合的故事曾迷惑了他。”

词语分开解释

忠孝 : 1.忠于君国,孝于父母。
节义 : 1.亦作"节谊"。 2.谓节操与义行。

忠孝节义的网络解释

忠孝节义,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成语,中华传统美德,四字美德:忠、孝、节、义 。 忠、孝是中国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。《孝经》中,子曰:“夫孝者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人之本也”,“夫孝,德之本也”,“孝慈,则忠”。曾子: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”。柳诒徵《中国文化史》 “第十三章:忠孝之兴”:忠、孝兴于夏,“夏道尚忠,复尚孝”。

词典 【解释】: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。

【出自】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回:“民知有忠孝节义,不知妄作邪为。”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