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噤口卷舌的意思_噤口卷舌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噤口卷舌

jìn kǒu juàn shé
成语解释:
谓缄默不言。
成语出处:
宋·苏洵《谏论下》:“迁其赏于不谏,迁其刑于谏,宜乎臣之噤口卷舌,而乱亡随之也。”
常用程度:
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宾语;指不说话
成语结构:
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缄口不言 »
成语例子:
清·王韬《弢园文录·洋务下》:“至此几于噤口卷舌,而绝不敢复措其手足。”

词语分开解释

噤口 : 1.闭口不言﹑不叫。 2.痢疾患者不想进饮食的症状。
卷舌 : 1.不开口;闭口不言。 2.星名。 3.喻邪佞之人。 4.把舌头卷起来。

噤口卷舌是什么意思

谓缄默不言。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