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土龙刍狗的意思_土龙刍狗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土龙刍狗

tǔ lóng chú gǒu
成语解释:
泥土捏的龙,稻草扎的狗。比喻名不副实。
成语出处:
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杜微传》:“曹丕篡弑,自立为帝,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。”
感情色彩:
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:
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成语结构:
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陶鸡瓦犬

词语分开解释

土龙 : 1.用土制成的龙。古代用以乞雨。 2.蚯蚓的别称。 3.鼍的别称。见陆佃《埤雅.释鱼》引宋李石《续博物志》。
刍狗 : 1.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。《老子》:"天地不仁﹐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﹐以百姓为刍狗。"魏源本义:"结刍为狗﹐用之祭祀﹐既毕事则弃而践之。"《庄子.天运》:"夫刍狗之未陈也﹐盛以箧衍﹐巾以文绣﹐尸祝齐戒以将之;及其已陈也﹐行者践其首脊﹐苏者取而爨之而已。"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:"刍狗﹐结刍为狗﹐巫祝用之。"后因用以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。

土龙刍狗是什么意思

土做的龙,草扎的狗。比喻名实不相副。

国语辞典

泥塑的龙,草扎的狗。比喻名不副实。《三国志.卷四二.蜀书.杜微传》:「曹丕篡弑,自立为帝,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。」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