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敢怒而不敢言的意思_敢怒而不敢言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敢怒而不敢言

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
成语解释:
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。指慑于威胁,胸中愤怒不敢吐露。
成语出处:
唐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使天下之人,不敢言而敢怒。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复句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、分句;指胸中愤怒不敢吐露
成语结构:
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敢怒不敢言 »
成语例子:
李忠见鲁达凶猛,敢怒而不敢言,只得陪笑道,好性急的人。(明 施耐庵《水浒》第三回)

词语分开解释

敢言 : 1.敢于进直言。 2.冒昧陈述。

敢怒而不敢言是什么意思

心里愤怒,但迫于压力嘴上不敢明说

早对这条地头蛇恨之入骨,只是敢怒不敢言

国语辞典

心里非常生气,但因畏惧受到惩罚,而不敢表现出来。《隋唐演义.第七八回》:「王毛仲十分惭愧,奈他刚正素著,朝廷所礼敬,无可如何,只得敢怒而不敢言,但与众官饮宴,至晚而散。」《儒林外史.第四六回》:「他又是乡绅,又是盐典,又同府县官相与的极好,所以无所不为,百姓敢怒而不敢言。」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