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意思_放之四海而皆准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放之四海而皆准

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
成语解释:
放:放置;之:代词;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;四海:指任何地方;皆:都是;准:准确。原指孝道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人们奉行的准则。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祭义》:“推而放诸东海而准,推而放诸西海而准,推而放诸南海而准,推而放诸北海而准。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复句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普遍性的真理
成语结构:
复句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
准,不能读作“zǔn”。
成语辨形:
准,不能写作“谁”。
近义词:
放诸四海而皆准 »
成语例子:
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宁、斯大林的理论,是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的理论。(毛泽东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》)

放之四海而皆准是什么意思

四海,指全国各处,后也指世界各处。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不会错

国语辞典

用到任何地方任何方面都可作为准则。语本《礼记.祭义》:「而横乎四海,施诸后世而无朝夕,推而放诸东海而准,推而放诸西海而准,推而放诸南海而准,推而放诸北海而准。」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