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登高履危的意思_登高履危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登高履危

dēng gāo lǚ wēi
成语解释:
比喻诚惶诚恐。
成语出处:
《淮南子 原道训》:“登高临下,无失所秉,履危行险,无忘玄伏,能存之此,其德不亏。”
常用程度:
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生
成语结构:
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诚惶诚恐 »
成语例子:
〖示例〗汉庭卿士如云屯,结绶弹冠朝至尊。登高履危足在外,神色不变惟伯昏。 ★宋 秦观《雪浪石》诗

词语分开解释

登高 : 中国古代旅游活动。相传源于汉代,并相沿成俗。一般于重阳节,约聚家人及亲朋好友旅游,登高远眺,藉以避难消灾、娱乐身心。
履危 : 1.蹈践高危之处。 2.指置身于险境。

登高履危是什么意思

1.喻诚惶诚恐。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