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文武兼备的意思_文武兼备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文武兼备

wén wǔ jiān bèi
成语解释:
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,文武双全。亦作“文武兼济”、“文武兼全”。
成语出处:
汉·荀悦《汉纪·宣帝纪》:“文武兼备,惟所施设。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指做好谈与打两手准备
成语结构:
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文武双全 »、文武兼济
成语例子:
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九回:“有个朱明公,才德英明,文武兼备。”

词语分开解释

文武 : 1.文德与武功;文治与武事。 2.特指武事﹑军事。 3.文才和武略。 4.文臣和武将﹐文武官员。 5.犹言温猛。指文火和武火。 6.周文王与周武王。
兼备 : 同时具备几个方面:德才~ㄧ文武~ㄧ形神~。

文武兼备是什么意思

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,能文能武。引申指外交中做好谈与打两手准备

国语辞典

允文允武,智勇俱全。《新唐书.卷一○八.裴行俭传》:「兵不血刃而叛党禽夷,可谓文武兼备矣。」《英列传.第九回》:「他馆有个朱明公,才德英明,文武兼备。」也作「文武兼济」、「文武兼资」。近文武全才,文武双全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