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白蜡明经的意思_白蜡明经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白蜡明经

bái là míng jīng
成语解释:
白蜡:比喻光秃空白。明经: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。比喻屡试不中。
成语出处:
唐 张鷟《朝野佥载》:“张鷟号青钱学士,以其万选万中。时有明经董万九上不第,号白蜡明经,与鷟为对。”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宾语;比喻屡试不中
成语结构:
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名落孙山 »
反义词:
金榜题名 »

词语分开解释

白蜡 : 1.白蜡虫分泌的蜡质。供制烛等工业用﹐亦可入药。 2.精制的蜂蜡。可入药﹐亦供制烛等用。
明经 : 1.通晓经术。 2.汉代以明经射策取士。隋炀帝置明经﹑进士二科﹐以经义取者为明经﹐以诗赋取者为进士。宋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﹐明经始废。 3.明清对贡生的尊称。

白蜡明经是什么意思

唐时对屡试不第者的戏称。蜡性光滑不着物﹐用讥作事无成。 国语辞典

白蜡,比喻空白。明经,科举考试科目之一。白蜡明经比喻屡试不第。《类说.卷四○》引《朝野佥载》:「时有明经董万举九上不第,号白蜡明经,与鸑为对。」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