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一以当十的意思_一以当十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来源: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一以当十

yī yǐ dāng shí
成语解释:
当:相当。一个人抵挡十个人。形容军队英勇善战。
成语出处:
《战国策 齐策一》:“一而当十,十而当百,百而当千。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,楚兵呼声动天,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。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同“以一当十”
成语结构:
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以一当十 »、一以当百 »
成语例子:
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四回:“怎当那生力军兵,一以当十,勇力异常,焉能得脱?”

一以当十是什么意思

一人可抵过十人。形容斗志旺盛。

一个相当于十个。形容人的地位高或事物的价值高、质量优。

国语辞典

一个人抵得上十个人。比喻英勇无敌。《史记.卷七.项羽本纪》:「及楚击秦,诸将皆从壁上观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,楚兵呼声动天,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。」《三国演义.第三○回》:「绍军虽多,不足惧也,我军俱精锐之士,无不一以当十。」

图说天下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