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时期,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,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,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,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。吴王问他干什么,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,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。吴王觉得自己的处境同螳螂差不多,就只好取消计划。
螳螂捕蝉典故出处
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》:“螳螂捕蝉,志在有利,不知黄雀在后啄之。”
螳螂捕蝉的意思
蝉:知了。螳螂捉蝉,不知潜在危险。比喻目光短浅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