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时期,楚襄王问文学家宋玉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宋玉有意见,怎么没有附和的人?宋玉回答道:有一个唱歌的人在郢都街上唱《下里》《巴人》,很多人跟唱,唱《阳春》《白雪》,附和的人就少了,可见“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”
曲高和寡典故出处
战国·楚·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引商刻羽,杂以流徵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。是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”
曲高和寡的意思
和:附和。曲调高雅,能跟着唱的人就少。指知音难得。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,难于为人接受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